1.从“宝石”到“工业粮食”
天然蓝宝石=刚玉(α-Al₂O₃)。1950 年代后,CZ、EFG、KY 等熔体生长法成熟,人工晶体可吨级制备,成本降到 1 cm² 不足 1 美元,“宝石”自此进入工业清单。
2.四项硬指标,让它不可替代
透:0.17 µm(深紫外)–5.5 µm(中红外)连续通过,紫外截止优于熔石英,红外截止优于硅。
硬:莫氏 9,仅次于钻石;10 年风沙后窗口雾度 <1%。
热:熔点 2050 ℃,导热 35 W·m⁻¹·K⁻¹@300 K,是玻璃的 20 倍,可承受 1000 ℃ 热冲击。
化:常温王水、NaOH 不腐蚀;仅 HF+H₂SO₄ 高温下缓慢溶解。
3.典型场景一张图
┌深紫外│准分子激光透镜 ┐
│可见光│手机镜头盖板,LED 衬底 │
│近红外│激光制导窗口 │
└中红外│导弹整流罩、热像仪 ┘
4.半导体故事:方阻异常 5 分钟排查表
客户说“蓝宝石方阻超量程”→必测的是膜,不是体。
Step1 问膜:GaN、AlN、ITO、AZO
Step2 问厚:用四探针+台阶仪,算 ρₛ=π/ln2·V/I;若膜厚 d 已知,ρ=ρₛ·d。
Step3 问切:C-cut(0001) 面电阻各向同性,R-plane 有 20% 差异。
Step4 问退火:ITO 300 ℃ 以上才开始晶化,方阻骤降。
一句话:先确认“什么膜、多厚、什么切”,再回查炉温与掺杂,九成问题定位完毕。
5.2025 年三条新进展
异质集成:蓝宝石上 200 mm GaN-on-Si 转印成功,成本 ↓30%,用于 650 V 车载快充。
超表面:蓝宝石纳米柱+Al₂O₃ 介质共振,实现 240 nm 带宽消色差平面透镜,AR/VR 头显减重 5 g。
量子传感:NV 色心植入蓝宝石体,77 K 相干时间 2 ms,量子级陀螺仪原型机已交付航天口。
6.加工与现状
二英寸 430 µm C-plane 衬底:USD 28–32
超快飞秒激光切片:速度 300 mm/s,切口损失 <30 µm,良品率 >95%
化学机械抛光(CMP):Ra <0.2 nm;若用等离子辅助,Ra <0.1 nm
7.设计注意点
双折射:非偏振系统选 C-cut(0001);偏振系统若用 R-cut,需 0° 胶合或镀消偏膜。
高折射率:n≈1.75,镀宽带增透(BBAR)后单面 R<0.3%(400–900 nm)。
脆性:断裂韧性 2.2 MPa·m½,螺纹压圈建议 0.2 mm 倒角+氟胶圈缓冲。
8.一句话总结
蓝宝石把“宝石级”性能做成“白菜级”尺寸,从 LED 到激光、从手机到导弹、从经典光学到量子芯片,它已是现代光子系统的隐形标准件——只要记住:透得宽、硬得狠、热得稳、膜得对,就能把这块“蓝石头”用得明明白白。